合聚咖

合聚咖

中山大学有哪些国家特色专业

admin

中山大学的国家特色专业有:汉语言文学(广州南校园)、历史学(广州南校园)、临床医学(八年制)(广州北校园)等,以下为具体名单:

序号

学校名称

国家特色专业

1

中山大学

汉语言文学(广州南校园)

2

中山大学

历史学(广州南校园)

3

中山大学

临床医学(八年制)(广州北校园)

4

中山大学

临床医学(广州北校园)

5

中山大学

法医学(广州北校园)

6

中山大学

预防医学(广州北校园)

7

中山大学

护理学(广州北校园)

8

中山大学

汉语言文学(珠海)

9

中山大学

历史学(珠海)

10

中山大学

哲学(珠海)

11

中山大学

软件工程(珠海)

12

中山大学

临床医学(深圳)

13

中山大学

预防医学(深圳)

14

中山大学

工商管理(深圳)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序号

一级学科名称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1

生态学

10558

中山大学

A+

2

工商管理

10558

中山大学

A+

3

公共管理

10558

中山大学

A

4

马克思主义理论

10558

中山大学

A

5

哲学

10558

中山大学

A-

6

中国语言文学

10558

中山大学

A-

7

数学

10558

中山大学

A-

8

物理学

10558

中山大学

A-

9

化学

10558

中山大学

A-

10

中国史

10558

中山大学

A-

11

基础医学

10558

中山大学

A-

12

临床医学

10558

中山大学

A-

13

生物学

10558

中山大学

A-

14

药学

10558

中山大学

A-

15

口腔医学

10558

中山大学

B+

16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558

中山大学

B+

17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10558

中山大学

B+

18

海洋科学

10558

中山大学

B+

1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558

中山大学

B+

20

环境科学与工程

10558

中山大学

B+

21

地理学

10558

中山大学

B+

22

外国语言文学

10558

中山大学

B+

23

理论经济学

10558

中山大学

B+

24

应用经济学

10558

中山大学

B+

25

法学

10558

中山大学

B+

26

社会学

10558

中山大学

B+

27

民族学

10558

中山大学

B+

28

政治学

10558

中山大学

B

29

新闻传播学

10558

中山大学

B

30

考古学

10558

中山大学

B

31

材料科学与工程

10558

中山大学

B

32

电子科学与技术

10558

中山大学

B

33

统计学

10558

中山大学

B

34

护理学

10558

中山大学

B

35

管理科学与工程

10558

中山大学

B

36

软件工程

10558

中山大学

B

37

力学

10558

中山大学

B-

38

光学工程

10558

中山大学

B-

39

世界史

10558

中山大学

B-

40

信息与通信工程

10558

中山大学

B-

41

生物医学工程

10558

中山大学

B-

42

心理学

10558

中山大学

B-

43

大气科学

10558

中山大学

C

44

水利工程

10558

中山大学

C

45

化学工程与技术

10558

中山大学

C

46

交通运输工程

10558

中山大学

C

47

地质学

10558

中山大学

C

48

中西医结合

10558

中山大学

C

中山大学简介: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广州地区实行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多所学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是一所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医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在第四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学校50个学科参评,A类学科数(A+、A、A-)14个。2022年2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我校11个学科再次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