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琵琶,作为弹拨乐器之首,拥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发音原理是通过右手弹拨与左手按弦产生振动。这一乐器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名称“琵琶”寓意着乐器清脆的音响。
2. 古筝,又称为汉筝或秦筝,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在中国民族音乐中占有一席之地。古筝的种类繁多,包括便携式、迷你型、半筝以及新型的转调筝等。
3. 音色方面,琵琶以其明亮、清脆的音色著称,演奏时常用轮指技巧,使得音符紧凑而富有活力。
4. 古筝则以其柔和、内敛的音色吸引人,低音区饱满,高音区清澈,适合表现悠扬舒缓的节奏,音符连贯如流水。
5. 在假指甲的使用上,琵琶演奏者通常是将假指甲直接绑定在真指甲上,以延长指甲长度;而古筝演奏者则是将假指甲戴在指肚处,以便于演奏时的流畅拨弦,同时保护手指避免受伤。
6. 结构上,琵琶由头部、颈部和腹部三部分组成。头部包括琴头、弦槽和弦轴;颈部包括山口、相、琴枕和琴颈;腹部则由品、面板、复手、琴背和琴弦(四根)构成。
7. 古筝的结构较为复杂,由面板、雁柱(琴码)、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孔和底板等部件构成,每个部分都对古筝的音色和演奏效果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