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经义考相关资料

admin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坨,浙江秀水人,是清朝的经学家、史学家和目录学家。他以博学多才著称,曾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因博学鸿词而被选中,并获授翰林院检讨,参与《明史》的修纂。康熙帝曾赐他“研经博物”的匾,以表彰其学术成就。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朱彝尊请求休假回到家乡,隐居林下,专心著书立说。他编撰的《经义考》分为26类,首录御注、敕撰的经学书籍三卷,再录文献297卷,内容涵盖了易类、书类、诗类、周礼、仪礼、礼记、通礼、乐类、春秋、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群经、四书、逸经、毖纬、拟经、承师、宣讲、立学、刊石、书壁、镂版、著录、通说等。该书详细著录了每本书的撰人姓名、书名、卷数,并标注了存、阙、佚、未见、伪书等字样,以供考知图书的流传情况。此外,还辑录了原书序跋,介绍了诸儒学说、经学派别及著者生平事迹,并按时代先后次序排列。最后,朱彝尊对各书的相关考证进行了详细阐述。《经义考》对中国目录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影响波及海内外学术界,被誉为“为目录学开辟了一片新大陆”。原刻本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由德州卢氏雅雨堂补刻完成。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浙江书局刊本及四部备要本等亦为常见版本。目前,仅有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于1997年出版的补正校点本《经义考》是较好的版本。此书由林庆彰先生任编审,许维萍等人校点,全书共有八大册,精装,字体大而清晰。该书亮点在于吸收了翁方纲《经义考补正》等清人研究成果加以订补,是迄今为止《经义考》最好的校点本。但校点本在《诗经》著述方面用力不够,未能充分校订朱彝尊遗留的错误,这是需要改进之处。校订者中,并非所有人员都具有诗经学研究的专业背景,例如陈乐素先生的《宋史艺文志疏证》在宋代文献叙录方面较为优秀。总体而言,《经义考》是中国经学文献的专科目录,现存多个版本,其中补正校点本被认为是目前最值得推荐的版本。

扩展资料

《经义考》为清朱彝尊考证历代经籍存佚的著作,凡三百卷。 清代初年,随着学风逐渐由空返实,学者不约而同倡导经学,注重考据,朱彝尊也详考历代经籍存佚情形,撰《经义考》三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