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班子研究决定。评选之前,校领导班子根据全校教职员工的师德情况、工作表现、工作业绩,多方比较,反复衡量,最后确定。这种方法的不利之处在于,部分教职工有可能认为学校领导不公平,有时也造成个别老师哭着闹着找领导要先进的尴尬局面。
二是教职工测评确定。有时是学校把全校教职员工人员名单一列,后边注上诸如德能勤绩方面的原则性的话,全校教师人人执笔当评委,为每个人打分;有时是学校下发空白选票,大家你选我,我选你,就像小学生选三好学生一样。这种方法的不利之处在于,个别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私下活动,搞个人关系。
三是班子研究与群众评选相结合。教职工先评选,班子汇总研究通过。这种方法的不利之处在于,有的教职工认为学校领导戏弄人,选票结果不公开,选举又有什么用?而一旦公开,学校又不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是根据教师的量化考核结果来确定。一些学校为了便于平时对教师进行检查考核,制定了一些针对教师德能勤绩方面的量化考核办法,把教师每个方面的工作情况细化量化,最后以分数的形式表现出来,谁的分数高,谁就是先进。这种方法的不利之处在于,教师平时的工作表现、工作过程以及工作成绩,以分数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利于教师的发展性评价,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性发展。
先进评选,直接牵扯到教师个人的切身利益问题。这个年级与那个年级、这个学科与那个学科、这个教师与那个教师,都处于一根根杠杆的两端,学校领导作为这些杠杆的支点,有时很难把握好平衡。而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出现矛盾,产生情绪,影响工作。
先进到底怎样评选好?今年年底,我校尝试着采用了这样一种评选方法:
个人申请:评选前,学校召开相关会议,给全校教职工讲清评选先进的种类、数额、标准、方法。教职工可以根据个人一年来的思想状况、工作表现、工作效果,与先进的种类、数额、标准进行自我对照,如果自己认为符合,就可以到有关部门报名,递交申请。这里的好处是,能够增强教师个人的上进心,把评选先进的过程,变为自我动员、自我衡量、自我加压的过程。
会议述职:要求申请先进个人的教职员工,要对自己一年来的工作进行全面、具体、实事求是的总结,抓住特点,突出重点,形成个人述职报告,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进行述职。这里的好处是,把评选先进的过程,变为教师个人总结工作的过程,变为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变为对大家进行教育的过程。
民主选举:在个人进行述职的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学校组织教职工在递交申请并进行述职的教师中选举先进个人,及时对选票进行汇总。这里的好处是,不仅避免了过去在全校人员当中漫无目的寻找选举目标,造成选票普遍过低的现象,而且全校教职工对述职人员一年来的工作能够有一个全面了解、全面衡量和比较,能够选出自己认为确实比较先进的教师。
班子研究:学校班子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教师个人实事求是的述职情况、全校教职工选举的情况,最后确定年度先进个人,并进行公示。这里的好处是,学校班子确定先进个人,能够把班子掌握的情况与教师个人的申请、总结和述职相结合,与全校教职工的选举相结合,增加了依据,减少了麻烦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