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指导会计人员正确合理处理交易事项的原则。然而,这些原则并非总是被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所遵守、记忆和理解。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这些特征旨在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有用、易于理解、可比、真实反映企业状况,并在处理复杂交易时谨慎对待。然而,现实中,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可能因各种原因未能完全遵守这些原则。
例如,可靠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准确反映真实状况,但会计人员在处理涉及主观判断的事项时,可能因个人偏见或不熟悉准则而出现偏差。相关性原则要求信息与决策相关,但有时会计人员可能过分强调历史数据,忽视了未来趋势或市场变化的影响。可理解性原则要求信息易于理解,但复杂的会计报告可能使非专业人士难以获取所需信息。可比性原则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期间以及不同企业间的信息具有可比性,但在会计准则更新频繁的情况下,实现这一原则面临挑战。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应反映经济实质而非仅仅遵循形式规定,但在某些情况下,会计人员可能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实质。重要性原则要求关注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但确定重要性标准存在主观性,可能导致信息遗漏或错误分类。谨慎性原则要求在不确定性较高的情况下采取保守估计,但过于谨慎可能导致低估资产价值或高估负债。及时性原则要求信息在决策所需时点前提供,但信息收集和处理过程可能延误。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并不能保证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因为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可能未能始终遵守这些原则。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需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升其对准则的理解,同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