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教你如何快速识别公考最常考的25种类比关系!

admin

近五年联考类比推理题中,对应关系是必考考点,出题量在2至6道。对应关系包含多种细化类型,理解与多练是关键。下面是常考的25种类比关系,供考前复习参考。

1. 近义关系 / 语义关系

识别方法:当题干出现成语、俗语或成语与词语同时出现时,优先考虑语义关系。

典型例子:

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

直言不讳:打开天窗说亮话

2. 反义关系 / 语义关系

识别方法:同样关注题干中成语、俗语的出现,优先考虑语义关系。

典型例子:

轻车熟路:人生地疏

前仆后继:贪生怕死

疏远:形影不离

3. 比喻象征义 / 语义关系

识别方法:题干中若出现文言文、古诗等,或一个具体事物与抽象事物并存,考虑比喻象征义。

典型例子:

优雅:天鹅

青衿:读书人

踢皮球:互相推诿

4. 全同关系 / 逻辑关系

识别方法:多是名词,涉及口头/书面用语、古代/现代用语、音译/意译词、简写/全称等,全同关系是选项。

典型例子:

考拉:树袋熊

笺札:书信

麦克风:话筒

5. 并列关系 - 矛盾关系 / 并列关系

识别方法:两词在同一层级,且无第三种情况,是并列关系。若有第三种情况,可能是矛盾关系。

典型例子:

鸳:鸯

常规问题:非常规问题

6. 并列关系 - 对立关系 / 逻辑关系

识别方法:两词在同一层级,且有第三种情况,是并列关系。若存在对立情况,是并列中的对立关系。

典型例子:

蝴蝶:蟋蟀

火炬:蜡烛

书信:短信:微信

7. 包容关系 - 种属关系 / 逻辑关系

识别方法:一个词是大类,另一个是小类,大类包含小类,可单独用“是”造句。

典型例子:

自然科学:化学

电脑:设备

青海湖:内陆湖

8. 包容关系 - 组成关系 / 逻辑关系

识别方法:一个词包含另一个词,但不能单独用“是”造句。

典型例子:

英国:伦敦

易拉罐:拉环

工蜂:蜂群

9. 交叉关系 / 逻辑关系

识别方法:两个词从不同角度描述,四个句子正反造通顺即为交叉关系。

典型例子:

水桶:铁桶

上市公司:跨国企业

二线城市:港口城市:商业城市

10. 对应关系 - 功能 / 逻辑关系

识别方法:一种事物与其功能对应,二级辨析会考查功能是主要还是次要。

典型例子:

抗疫:疫苗

开水瓶:保温

储存:光盘

11. 对应关系 - 原材料、工艺和成品关系

识别方法:材料通过工艺变为成品,考查工艺是否为物理或化学变化。

典型例子:

风筝:竹条

蚕茧:丝绸:衣服

玉石:雕琢:玉器

12. 对应关系 - 属性关系 / 逻辑关系

识别方法:事物具有某种特点,考查是必然还是或然属性。

典型例子:

羊奶:腥膻

液体:流动性

物体:惯性

13. 对应关系 - 动作先后顺序 / 逻辑关系

识别方法:出现行为动作,考查动作的先后顺序。

典型例子:

下单:付款:送货

征稿:评选:颁奖

14. 对应关系 - 因果关系 / 逻辑关系

识别方法:一件事是另一件事的原因,可以用“导致”或“因为…所以…”表达。

典型例子: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玻璃幕墙:光污染

病毒:传染病

15. 对应关系 - 方式与目的 / 逻辑关系

识别方法:造句,如通过某方式、为了某目的,考查方式的合理性。

典型例子:

灾害预警:减少损失

脱贫攻坚:转移就业:经济

16. 对应关系 - 地点 / 逻辑关系

识别方法:地理名词的对应或特定地点与事物、动作的关系。

典型例子:

高原:藏羚羊

广场:广场舞

17. 对应关系 - 工具 / 逻辑关系

识别方法:强调做某事或动作所需的工具。

典型例子:

镰刀:麦子

温度计:气温

18. 对应关系 - 配套使用 / 逻辑关系

识别方法:两个物品需配套使用,强调配套关系。

典型例子:

手机:充电器

19. 对应关系 - 依据 / 逻辑关系

识别方法:做某事的依据。

典型例子:

教案:授课

抽样调查:抽样原则

20. 对应关系 - 载体 / 逻辑关系

识别方法:抽象信息的载体。

典型例子:

报纸:新闻

观众:电视:新闻

消费者:消费指南:优惠信息

21. 对应关系 - 诗句+主题 / 逻辑关系

识别方法:诗句与其主要含义或主题的对应。

典型例子:

执手相看泪眼:离别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惜时:奋斗

22. 主谓关系 / 语法关系

识别方法:出现主语和动作的对应。

典型例子:

厨师:烹饪

歌唱家:歌唱

23. 动宾关系 / 语法关系

识别方法:动作与接受动作的对应。

典型例子:

影片:放映

排练:演出:节目

24. 主宾关系 / 语法关系

识别方法:主语与接受动作的对应。

典型例子:

警察:罪犯

教练:学员

25. 偏正关系 / 语法关系

识别方法: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对应,能用“的”、“地”造句通顺。

典型例子:

儿童:淘气

铭心刻骨: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