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号是学校为学生建立学籍档案时所使用的一个唯一识别编号,由16位数字构成。这16位数字具体包含了省市、区县、学校类别、学校、学生类别、届别、班级、学号以及校验位等信息。
省市位和校验位由教委定义,省市位中,北京市编码为01。区县编号由各地自定,但因为今年北京进行了区县调整,所以区县代码也相应变化。学校类别代码中,0代表小学,1代表初中,2表示九年一贯制学校,3是小学、初中、高中并存学校,4为完中,5是普高,6是职高,7则是职普高并存学校。学校编码由各区县自行定义,为学校自编代码。学生类别代码中,0对应小学生,1对应初中生,2是普高学生,3则为职高学生。届别代码计算方式为入学年度后两位加上学年制年度,即学生应毕业年度的后两位。班级和学号编码由各学校自行定义。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结束后,都需在新学校重新办理学籍号。因此,学籍号并不是固定的,它会随着学生的学习阶段变化而变化。考生号与学籍号的区别在于,考生号通常用于高考、中考等大型考试时的身份识别,它由考试组织方分配,而学籍号则用于日常的学校管理和教育信息管理。两者虽然都包含了一些类似的信息,但它们的使用场景和目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