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古代,德国人只有名字,没有姓氏。姓氏最初只限于特权阶层,用以表明其显赫的家族身份,而普通民众并不使用姓氏。
2. 到了12世纪,随着社会进步和人口增长,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频繁。名字的单一性导致同名者众多,给社会交往带来了不便,也给行政管理和治安带来了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姓氏开始普及。
3. 普通民众在选择姓氏时,通常会基于自己的职业、外貌特征、个人喜好、季节或风景以及喜爱的动物等因素。例如,姓氏Schmieder意为“铁匠”,Klein意为“矮小”,Berg意为“山”,Sommer意为“夏天”,Adler意为“鹰”。
4. 到19世纪,德国法律要求每个人都有必须的姓名。
5. 尽管如此,德国人的姓氏特征仍然能够反映出贵族与普通民众的区别。贵族出身的德国人,其姓氏前通常会加上“冯”(Von),作为其贵族身份的标识。如著名诗人歌德,全名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6. 在德国,某些姓氏非常普遍,比如Müller(米勒)和Schmidt(施密特),使用这些姓氏的人数超过百万。其他常见的姓氏包括Meyer(迈尔)、Schneider(施耐德)、Hoffmann(霍夫曼)、Fischer(菲舍尔)和Webber(韦贝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