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七岁小儿思维逻辑如此超群,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admin

王戎七岁的时候发生过一件事情——小王戎与他的一群小伙伴在路边玩游戏,看到了道路两旁的李子树上结满了果实,小王戎的小伙伴们非常的兴奋,这突如其来的惊喜和美味啊!

所有的小朋友朝着李子树一拥而上,想要赶紧摘几颗果子满足一下口腹之欲。但小王戎在这一刻仿若超脱世界之外,安安静静的站在那里看热闹。有小伙伴扭头看到这一幕就很惊讶,问到王戎:“你怎么不去摘李子”?这李子看着很大很好吃,还不要钱!

小王戎一脸淡定:这个李子树啊在道路的两旁结了这么多果实,但是没有人采,说明这个李子啊一定是很苦的,不好吃!好吃的话也轮不到我们现在才发现。然后 脸上的表情大概是“你们不信,可以自己尝尝看啊,反正我是不感兴趣!好想回家吃饭啊”!

小伙伴并未当真,摘下果子之后,迫不及待的塞到嘴里,咬了满满一大口。表情突如其来的扭曲,进嘴的果子一瞬间落了地,小伙伴一脸嫌弃的说:这李子太苦了!一点也不好吃!

一个7岁的孩童,人生经验也不过如此,是如何能够如此仔细的观察呢?又是如何能够在观察之后做出合理且正确的总结呢?而且既然是颇为流行的杂刊,为了不惹得名人不高兴,随后展开报复,所以这内容是不是经过美化了呢?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呢?

这背后的逻辑会牵扯到一个概念——博弈论:从全局考虑,包括对方的选择进行判断,然后觉得自己下一步动作。

再回头看看王戎,我们设想这样的一个场景:每一个人都像王荣一样机智,都用到了博弈论的思维,那是不是就会导向这样一个结果?即便这个树上结的果实都是很好吃的,但是也没人吃,为什么呢?因为所有人都会选择站在原地考虑,这么好吃怎么会没有人吃呢?那一定是不好吃。

现实中是有很多小王戎伙伴那样的傻白甜,去检验这个李子是否好吃,随后才支持王戎的决策是正确的。所以王戎博弈论的思维其实还有这样一个前提——大部分的人都没有他这样的理智思维。从利益最大化来考虑,做事情确实应该考虑全面,但是有时候如果过度考虑,会使自己陷入一个逃不掉的圈,甚至有可能在预判别人行为的时候,让对方产生不愉快,有时候简单点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