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服务于教学的标准化评估方式,其改革目标在于维护考试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引导大学英语教学,使考试成为教学的有效工具。改革旨在准确评估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以适应社会改革开放对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需求。
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规模庞大且标准化,改革需前瞻性与可行性并重,采取分阶段实施的策略。近期改革重点之一为调整计分体制与成绩报道方式。自2005年6月的试点考试起,四、六级考试采用满分为710分的计分体系,取消及格线设置;成绩报道改为成绩报告单形式,报告内容包括总分、单项分等。此举旨在帮助学校理解考试分数的含义,并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合理应用考试结果。
针对学校对考试分数理解的需求,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将提供分数解释,以促进学校更好地使用考试测量结果,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通过这样的改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仅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学生的英语能力,同时也能够引导师生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之间的关系,实现考试服务于教学的目标。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旨在提升评估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通过调整计分体制、成绩报道方式以及提供分数解释等措施,增强考试对教学的指导作用,促进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扩展资料
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的英语考试,其目的是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测评服务。大学英语考试是一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是一个“标准关联的常模参照测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由“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主办,分为四级考试(CET-4) 和六级考(CET-6),每年各举行两次。从2005年1月起,成绩满分为710分,凡考试成绩在425分以上的考生,由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发给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