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说这句话就是感觉和你聊天就是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意义了,应该是在生气这个时候呢,应该道个歉,认个错,哄一哄对方,这样子比较好
什么叫做“有意义的谈话”呢?区分方法其实很简单,假如你和一个人在聊天结束之后,对于彼此的认识没有更进一步,那这就是闲谈。反之,如果你们在交谈中能学到点东西,那这种对话就是“有意义的”。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了,那这样说来,只要我善于向别人请教问题,“不耻下问”,是不是就能成为聊天的高手呢?当然不是。我们虽然用有没有学到东西来区分“闲谈”和“有意义的谈话”,但实际上,有意义谈话的真正作用,完全不在学知识上,而是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渴望。
我们渴望在谈话中告诉别人,什么对于自己是最重要的。一场有意义的谈话,能给我们创造机会。
02
在一场有意义的谈话中,对方也会对你说的话进行反馈。通过反馈,我们能够反过来更好地了解自己。
03
在一场有意义的谈话中,我们还应该和对方轮流担任谈话者和倾听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更进一步了解他人的机会,知道对于他人来说,什么是有价值、有用的。这让我们能够更好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关系。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来判断有意义的谈话对人的影响。他们邀请志愿者佩戴录音设备,然后分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谈话质量。研究人员发现,志愿者的对话越是有意义,他们的生活满足感就越高。其实这也难怪,你的谈话质量越高,就说明你越了解自己和周围的环境,你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越容易有如鱼得水的感觉。
怎么开展一段有意义的谈话,我觉得要坚持三个原则:
第一
有耐心
在进行谈话的时候,一个人往往会想着多表达自己的观点,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想要更有质量的对话,往往需要耐住自己的性子,先给别人提问题。如果你善于提问题,对方就会因此停下来进行思考,从而给你一个更好的答案。
有耐心还体现在,耐心倾听。
有个综艺节目的一个小细节让我印象很深:一个演员被导师很严厉地批评,原因是其他演员在回答导师问题的时候,这个演员并没有听他们的答案,而是在琢磨自己等会应该如何回答。这种虚假的倾听,其实也经常发生在日常对话当中。
你可以回想一下,有多少次,你看起来在听对方说话,但是心里已经想好了等对方说完,要跟他说个什么什么事情。有一种情况下,格外容易发生“虚假倾听”,就是双方对某个问题观点不一致。这时候人会特别容易关闭“倾听回路”,开启“反击回路”。这样不仅对话没法深入,还有可能迅速不欢而散。所以下次在进行交谈的时候,你也可以有意识地观察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在耐心倾听。你可以试试提醒自己,把自己的价值观先暂时放到一边。
第二
对等原则
当然,倾听有一个前提,是对方乐意向你袒露自己的内心。可有的时候,谈话无法深入,并不是因为你没有提好的问题,或者因为你没有耐心倾听,而是对方不愿意聊深的话题。这种情况下,怎么推动谈话变得更有意义呢?
你可以尝试触发谈话的“对等原则”。什么叫“对等原则”呢?简单来说,就是当谈话的一方袒露了一些关于个人私密信息的时候,对方会觉得,自己也有必要披露一些类似的信息。如果你想引导对方进一步深入对话,那么你可以主动披露自我。
我们每个人都有点像一颗洋葱,我们每暴露一次自己,就相当于是剥开洋葱的一层,我们没必要一开始就直接把洋葱剥到最里面那一层。我们可以在最开始的时候,尝试暴露自己的一些小事。这里的暴露一定要和自己的感受有关系,而不是描述一个客观事实。比如“三天之后要讲课”这是客观事实,而“我很担心三天之后的讲课”这就是感受。通过这种一次次的暴露,再把谈话引向更有意义的层面。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