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标成本法的实施首先需要以市场为导向设定目标成本。在计划推出新产品时,应编制新品开发提案,其中包括新品样式规格、开发计划、目标售价及预计销量等内容。目标售价和预计销量应与业务部门充分讨论确定,考虑市场变化趋势、竞争产品情况以及新品所增加的新机能的价值等因素。新品开发提案经产品规划委员会核准后,进入制定目标成本阶段。
2. 采用跨部门团队方式,利用价值工程寻求最佳产品设计组合。在开发设计阶段,以产品开发经理为中心,结合各部门人员组成跨职能的成本规划委员会,共同合作达到目标。成本规划活动目标分解到各设计部后,各设计部需进行产品价值和价值工程分析,并将成本降低目标分解到各个产品构件上。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基础上,运用价值工程降低成本。若成本降低能达到目标成本要求,则进入基本设计阶段;否则,需重新运用价值工程调整,直至满足要求。
3. 在设计阶段实现目标成本,计算成本差距。将目标成本与公司目前相关估计产品成本相比较,确定成本差距。新品开发中,部分零部件可能需要重估成本,因此现有产品成本应加减其变更部分成本差额得出。目标成本与估计成本的差额即为成本差距,是需要通过设计活动降低的成本目标值。
4. 在生产阶段运用持续改善成本法以达到设定的目标成本。新品进入生产阶段三个月后,检查目标成本的实际达成情况,进行成本规划实绩的评估,确认责任归属,以评价目标成本规划活动的成果。生产阶段后,成本管理转向成本维持和持续改善,确保目标成本处于正常控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