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MI指数评估:国际上普遍采用BMI(Body Mass Index,身体质量指数)来判定个体是否肥胖。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2. 腰臀比测量:这一方法用于区分上半身或下半身肥胖。计算公式为:腰围除以臀围。
3. 脂肪含量测定:通过专业设备测量脂肪含量,以判断肥胖状况。男性18-30岁间的正常脂肪含量应为14%至20%,30-69岁为17%至23%;女性18-30岁间的正常脂肪含量为17%至24%,30-69岁为20%至27%。
4. 身高体重比:理想体重(公斤)等于身高(厘米)减去105。实测体重与理想体重的差值若超过10%则视为超重,超过20%则视为肥胖。
5. 皮褶厚度测量: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了三个测量部位,分别是肩胛骨下方的皮肤褶皱、上臂肱三头肌处以及肚脐旁2厘米的位置。男性皮褶厚度小于10毫米为偏瘦,10至40毫米为中等,大于40毫米为肥胖;女性小于20毫米为偏瘦,20至50毫米为中等,大于50毫米为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