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账龄怎么算
账龄是指负债人所欠账款的时间。账龄越长,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账龄分析法是指根据应收帐款的时间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又称“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法”。采用账龄分析法时,将不同账龄的应收账款进行分组,并根据前期坏账实际发生的有关资料,确定各账龄组的估计坏账损失百分比,再将各账龄组的应收账款金额乘以对应的估计坏账损失龚分比数,计算出各组的估计坏账损失额之和,即为当期的坏账损失预计金额。
关于应收款的账龄计算
还是要看回具体的经济业务,回款如果是有确定的业务的,要按业务去统计核算。例如2012年收回1万,是收回2012年那两万的业务呢,还是2011年之前那9万的业务。
如果是主要客户的滚动流水,那就好办了,顺着减就行。借方发生额是:2011余额9万,2012发生2万,2013年发生5万,贷方三年来一共是7万。 2011年的9万都没减完呢,那就是应收赃款属于2011年的2万,2012年的2万,2013年的5万。
也有是上两种情况混合的,那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好了。
应收账款账龄从什么时点开始算起?
账龄是指入账年龄,龄表示从出生开始
这个50万是100万里面的一部分,当然是与100万入账时的13年1月1日开始算了。
应收账款怎样看账龄?
如果其中一家往来单位的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大于期初余额,那我可以视期初余额的值为一年以内的,而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的差额算它为二年以内的畅
这样应该不可以的。你想想啊,期末余额大于期初余额,其差额肯定是本期发生的吧,所以应该是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而现在那个期初余额的值是一年以内,还是几年不能根据这个确定。要看明细来确定。
应收账款的账龄的含义是什么呢?
您好,会计学堂晓海老师为您解答
应收账款账龄是指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从销售实现、产生应收账款之日起 ,至资产负债表日止所经历的时间。简言之,就是应收账款在账面上存在的时间。
对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分析,有利于评价销售部门的经营绩效,加快货款回笼,减少坏账损失;有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更好的理解公司资产状况。
欢迎点我的暱乐-向会计学堂全体老师提问
应收账款的账龄一般以多长时间为好?
应收账款账龄指公司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的时间长度,通常按照1年以内,1-2年,2-3年和3年以上4个级别来划分。账龄是在分析应收账款时最为重要的信息,由于应收账款属于流动资产,所以,所有账龄在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都会给公司运营造成负面影响,而且账龄越高,发生坏账的风险越大。除非公司因行业和业务特性,如大型设备或工程的回款可能在1年以上,且之前发生坏账的情况不多,除此之外,如果公司有大量应收账款账龄在1年以上,甚至3年以上,需要引起投资者额外警惕,高龄应收账款最终形成坏账并导致公司业绩大幅滑坡的事例屡见不鲜。
如何确定应收款项的账龄
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时,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后,剩余的应收款项,不应该改变其账龄,仍按原账龄加上本期应增加的账龄确定。在存在多笔应收款项,且各笔应收款项账龄不同的情况下,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应当逐笔认定收到的是哪一笔应收款项;如果确实无法认定的,按照先发生先收回的原则确定,剩余应收款项按上述同一原则确定。由此可见,对期末应收款项账龄认定可采用实际账龄法和先进先出法两种方法。
应收账款的账龄怎么算
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比率越高越好。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数)/2其中的应收账款包括会计核算中“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全部赊销账款。应收账款周转率高表明:(1)收账迅速,账龄较短;(2)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3)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次数)=1200/((230+250)/2)=5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5=72天,该比率越小越好.
应收账款的账龄怎么解释呢?
应收帐款帐龄是指从销售实现、产生应收帐款之日起,至资产负债表日止经历的时间间隔。简言之,就是应收账款的账面上未收回的时间。
应收帐款平均帐龄是用以反映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收回赊销帐款的能力。应收帐款平均帐龄越大,说明企业收回赊销帐款的能力越差;反之,说明企业能有效地收回本企业的应收帐款。应收帐款平均帐龄的计算公式为:
应收帐款平均帐龄=应收帐款平均余额/平均每月赊销额
为什么要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
账龄是指负债人所欠账款的时间。账龄越长,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账龄分析法是指根据应收帐款的时间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又称“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法”。采用账龄分析法时,将不同账龄的应收账款进行分组,并根据前期坏账实际发生的有关资料,确定各账龄组的估计坏账损失百分比,再将各账龄组的应收账款金额乘以对应的估计坏账损失百分比数,计算出各组的估计坏账损失额之和,即为当期的坏账损失预计金额。 编辑本段账龄分析法的运用 运用账龄估计坏账 将应收账款拖欠时间(即账龄)的长短分为若干区间,计列各个区间上应收账款的金额,并为每一个区间估计一个坏账损失百分比;然后,用各区间上的应收账款金额乘以各该区间的坏账损失百分比,估计各个区间上的坏账损失;最后,将各区间上的坏账损失估计数求和,即为坏账损失的估计总额。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 账龄分析法估计可能的坏账金额 在估计坏账损失之前,可将应收账款按其账龄编制一张"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藉以了解应收账款在各个顾客之间的金额分布情况及其拖欠时间的长短。 账龄分析表所提供的信息,可使管理当局了解收款、欠款情况,判断欠款的可收回程度和可能发生的损失。利用该表,管理当局还可酌情作出采取放宽或紧缩商业信用政策,并可作为衡量负责收款部门和资信部门工作效率的依据。 第一步:在会计末期,应根据企业应收账款资料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 第二步:根据应收账款账龄表和企业事先确定的不同账龄的估计坏账百分比计算和编制期末坏账损失估计表 第三步:根据表中计算所得的估计损失金额,确定期末应补提或冲销的坏账准备金额 第四步: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登记账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