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专业在中国的教育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开设院校多达74所,覆盖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了北京奥运会的多语播报。尽管法语是全球使用广泛的语言之一,但在就业市场中,其情况却显得有些尴尬。学习法语的学生极少选择在欧洲就业,反而多数流向了非洲,仿佛形成了一个专门输送非洲翻译人才的“预科班”。
非洲虽然国家相对贫穷,但自然资源丰富且开发不足。考虑到中国与非洲的传统友谊,这种选择背后的情感因素也有所不同。中非关系的升温让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西方国家对此既担忧又不满,甚至有人质疑中国在非洲的活动是“新殖民主义”。然而,现实是,随着中国公司在非洲项目增多,法语专业毕业生纷纷涌向非洲,据统计,我们班24人中有9名同学去了非洲,其中包括7名男生和2名女生,其中一人还创立了自己的公司。
尽管非洲的工作待遇相对较高,起薪在1000-1500美元左右,使得法语成为月薪榜上的热门专业,但这并非所有人的首选。尤其是女生,面对就业压力,去非洲可能更多是无奈的选择。近年来,法语专业的招生人数显著增加,法国留学生也回归国内,这些因素无疑加大了法语专业的就业压力。在硕士和博士层次,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多所知名学府设有法语硕士点,而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则拥有法语博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