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上班——公务礼仪

admin

礼仪的含义,孔子曾言:“不学礼,无以立”。颜元作为明末清初的杰出教育家,指出:“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有礼则心泰”。礼仪,包含“礼”与“仪”两个方面,“礼”意味着遵守与尊重,由“礼”字的结构可以理解为是“履”之意,即实践或实行;“仪”则表示行为规范与仪式。我国传统礼仪强调尊老敬贤,如《孟子·告子下》中提到“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仪尚适宜,避免奢侈或过度节俭,以程氏外书卷六《二程集》中“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为经典表述。与人为善,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强调相互体谅与关怀。礼尚往来,强调人际关系中的互动性(《礼记·曲礼上》)。衣行端正,包括穿着、言行举止的规范,如《弟子规》中“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与《论语·子路》中“言必信,行必果”的教导。

现代礼仪应遵守的原则包括:遵守原则,要求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礼仪规范,尤其是遵时、守信(《弟子规》与《论语·子路》)。尊重原则,礼仪的核心是对他人的尊重,强调人际关系中的真诚、关怀与理解。适度原则,在不同场合和对象间,礼仪应体现为既不卑不亢,又落落大方的态度,把握分寸感。自律原则,强调个人在遵守礼仪时的自我约束与规范。

公务形象礼仪在职场中尤为重要。言谈、穿着、举止、行为的礼仪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文明、大方、高雅与美好。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7/38/55定律指出,真正的谈话内容占7%,辅助说话的方法(如语调、手势)占38%,外表占55%。服饰礼仪要求公务人员着装体现其服务的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形象与尊严,职业装应正式且质地考究,休闲服则适应现代个性化生活方式。男士着装需注意衬衫领口与袖长的规范,以及身长的适宜长度,避免衣物受损。女性着装应选择适合正式与非正式场合的职业套装或休闲装,遵守三色原则,注意穿法,避免过分杂乱、鲜艳、短小、紧身、暴露或透视。饰物佩带应遵循简约、同质同色的原则,符合习俗与搭配要求。仪容礼仪包括头发整洁、面部清洁无毛发、口腔卫生、手部干净整洁等规范。举止礼仪强调服务态度的礼貌,包括迎接客户时的致意方式,微笑的呈现与礼仪“四不要”,以及接待来访时的耐心倾听与即时回复。

办公室礼仪要求有序、整洁、安静的办公环境,一楼大厅应设置科室分布图方便办事。手机礼仪强调在公共场合和会议中降低音量、关闭或调至震动状态,以及及时接听并规范通话语言。公务形象要求端庄、高雅、敬业,忠于职守,精通业务,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处理人际关系时,内部关系强调尊重、服从、关爱、指导和友爱、协助、合作,外部关系需热情接待、热诚帮助、一视同仁、不厌其烦。与上级相处时,要尊重、维护威信,倾听领导讲话,服从安排,提出建设性意见。与下属相处时,应礼贤下士,听取意见,支持和帮助下属。与同事相处时,应谦恭有礼,尊重他人,处理好矛盾,真诚帮助。接待来访时,认真倾听,耐心回答问题。会议礼仪要求公务人员遵守会议纪律。

宴席礼仪包括准时赴宴,遵循座位安排,为客人布菜使用公用筷子,避免餐桌上的不礼貌行为,如吃东西、喝汤时发出声响,汤太热时吹气,挑拣菜品等。敬酒礼仪中,斟酒顺序、方法和酒量的斟酌需遵循传统与国际礼仪。公务礼仪要求在电梯出入时遵循顺序,用餐礼仪中,接受主人敬酒后需回敬,干杯时尊重他人。社交礼仪强调在泛交际中尊重他人,包括称呼、介绍、交换名片、在正规场合执行的程序以及交谈中的礼貌行为。公务人员在社交场合应遵循相见礼仪的五要素,如称呼、介绍、行礼(握手)、交换名片和在正规场合下的程序。在公务社交中,避免谈论个人隐私,遵循私人距离、礼仪距离和公共距离的规范。沟通中,倾听占80%,说话占20%,其中问问题又占80%。表情认真、动作配合、语言合作和礼让对方是良好沟通的关键。最后,邱吉尔的名言“礼仪是一种在全世界可以通行的签证,请你善用它”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