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高明区的东洲中学,其历史渊源深厚。曾几何时,这片江心绿洲名叫东洲,四周环水,与明城的文昌塔相映成趣,洲上翠竹环绕,书院气息浓厚。早在清朝末年1891年,东洲书院诞生,作为当时高明最高的学府,革命先驱"三谭"(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都曾在此求学,见证了其辉煌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东洲书院经过改名和扩建,成为"高明县第一中学",历经变迁。然而,由于70年代的河道整治工程,美丽的东洲洲地被移除,"东洲书院"的遗迹只剩石刻牌匾,被遗忘在沧江堤畔。1982年,明城镇政府恢复了东洲中学,初始阶段,学校设施简陋,只能接纳六个班。为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明城中心小学设立了东洲中学分校。
1984年,明城府再次投资建设,一座三层的21间教室的教学楼在沧江河边矗立,1985年,新楼启用,分校回归,村中小学的初中班也并入。此时的东洲中学已初具规模。此后多年,东洲中学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不断发展和升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规模不断扩大,为明城学子提供了优质的教育环境。
自1985年至2005年,东洲中学在历届政府的指导下,校容校貌日新月异,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成为了高明区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