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属于RNA类型,目前已知的流行毒株类型主要有六大类,按发现的时间顺序分别被称为“拉姆达、阿尔法、德尔塔、贝塔、伽马和奥密克戎”。
拉姆达毒株于2020年8月在秘鲁被发现,2021年6月14日被世卫组织使用希腊字母统一命名。拉姆达并不常见,传染性达原始毒株的2倍左右,该毒株的刺突蛋白存在数种突变,潜在具有更高传染性、更强抵御中和抗体的能力。
阿尔法毒株于2020年9月在英国被发现,2021年5月31日被世卫组织使用希腊字母统一命名。阿尔法包含几十种突变,其毒性稍有增强,主要强化了其自身的传染性,并且该变异株的其中一类突变,为刺突蛋白氨基酸69-70的缺失,会使得检测不出编码刺突蛋白靶点,从而导致发生漏诊现象。
德尔塔毒株于2020年10月在印度被发现,2021年5月31日被世卫组织使用希腊字母统一命名。德尔塔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毒株载量高、核酸转阴时间长、更易发展为危重症等特点。
贝塔毒株于2020年12月在南非被发现,2021年5月31日被世卫组织使用希腊字母统一命名。贝塔的毒性以及传染性均有所增强,其在刺突蛋白上发生突变,有可能会出现免役逃逸的现象,也就是“传染或接种役苗”后产生的抗体,有可能会对贝塔毒株的作用逐渐减弱。
、伽马毒株是2021年1月14日,巴西和英国研究人员,在分析采集自巴西亚马孙州的新冠样本时发现的。由于伽马毒株包括刺突蛋白受体处的3种突变,因此比其他毒株传播能力更强,但目前并未表现出,高于其他毒株的重症率和死亡率。
、奥密克戎毒株是目前常见的一种类型,于2021年11月9日在南非被检测到,潜伏期长达8天。其特点是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穿透力强,但是传染以后,引起的症状相对来说并不严重,大部分人在传染以后,都属于无症状或轻症。奥密克戎比德尔塔具有更多的突变,可能导致二次传染的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