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翻译:
方干,字雄飞,桐庐县人。幼年即有清俊之才,(但是为人)散漫粗拙没有什么事可做。大中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没有考中,隐居在镜湖中,湖的北面有一座茅草书房,湖的西面有一座松岛,每当风清月明之时,带着小儿和邻居老人,撑一支轻便的小船往返于书斋与松岛之间,使自己一向淡泊的心非常惬意。所居之所的水木幽门,一草一花,都能使客人流连忘返。(虽然)家境贫苦,(但是)备有一把古琴,用以行吟醉卧来自娱自乐。徐凝当初有(很高的)诗名,一见方干就很看重他,于是与他互相为师友,于是徐凝教给方干(诗文)格律。方干有赠徐凝的诗歌:“把得新诗草里论。”当时得人认为方干反说(徐凝)为村里老人,(因而)怀疑方干讥诮徐凝,(其实)不是这样的。方干相貌丑陋有兔唇,生性喜欢凌侮人。大夫王廉到浙东问政巡察,礼貌地邀请方干到来,错误地拜了三拜,人们称为“方三拜”。王公欣赏他的操守,要推荐他到朝廷,委托吴融草拟奏表,过了一段时日,王公因病逝世,事情没有办成。方干早年随同计吏(郡县负责会计事务的官吏),往来于两京之间,喜欢多事的公卿们争相请他入幕,(但是)他的名字最终没有上达,于是就回乡了,(从此)不再有荣辱之想。浙中凡是有园林名胜,就总是拜访主人,留下题诗几首。当初李频向方干学习作诗,李频考中进士,诗僧清越向方干祝贺道:“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咸通末年去世。他的门人一起讨论他的德行谋略和事迹。确定其谥号为玄英。乐安人孙合等人搜集他的遗诗370多篇,共有10卷,王赞评论他说:“抹肌洗骨,如冰一般晶莹,像云霞一般绚烂。自带嘉肴,其他味道再鲜美的肉食也不吃。清丽不输于芬芳的清香,淡苦不输于干棘。当他得志的时候,倏乎之间与神相会。言辞好像还未到,诗意已经独自前往。”孙合了评论道:“他的出众,就像出自普通花卉的仙葩;他的声音,就像来自普通人的灵鼍一样啊。”看他们的评论,一点都没有言过其实啊。古代黔娄先生去世,曾参与他的门人来慰问,问道:“先生去世,要用什么做他的谥号啊?”他的妻子说:“用‘康’。”曾参说:“先生活着的时候,食不充裕,衣不蔽体,死了以后则手足没有收取,旁边没有酒肉。活着没有美名,死后也不显荣,为何如此和乐地为他取谥号‘康’呢?”他的妻子说:“从前先生的国君(要)人用他做为相国,先生推不接受,这说明他有多余的尊位啊。国君馈赠给他三十钟粟,他也推辞不接受,说这说明他有多余的富贵啊。先生对天下最淡的味道也感到甘美无比,对天下最被显得低位也感到安适,对贫穷的生活不感到难过,也不积极追求富贵的地位,想要仁就得到了仁,想要义就得到了义,为他取号为‘康’,不也是很恰当的吗?”方干是一介布衣隐居之士,在世时被称赞高尚,死后谥号玄英,他高尚的节义,差不多是黔娄一类的人啊。
2. 关于魏征的所有文言文:
(此处应提供魏征相关的文言文内容,请补充后再次提问。)
3. 关于管宁的文言文:
(此处应提供管宁相关的文言文内容,请补充后再次提问。)
4. 关于陈元方的文言文:
(此处应提供陈元方相关的文言文内容,请补充后再次提问。)
5. 关于钟子期的文言文:
(此处应提供钟子期相关的文言文内容,请补充后再次提问。)
6. 关于谋臣的文言文:
(此处应提供谋臣相关的文言文内容,请补充后再次提问。)
7. 关于范仲淹的文言文:
(此处应提供范仲淹相关的文言文内容,请补充后再次提问。)
8. 关于吕蒙正的文言文:
(此处应提供吕蒙正相关的文言文内容,请补充后再次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