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茶叶博物馆迎来了一批尊贵的客人,日本小笠原流煎茶道的掌门人小笠原秀道,在阔别15年后再次来到杭州,为茶友们献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茶艺表演。
小笠原流是众多日本煎茶道流派中的一个,它强调“和、敬、清、闲”的理念,即在轻松愉悦的煎茶过程中营造和谐氛围,布置雅致的茶席,让宾客在品茗中体验情趣,逐步领悟茶的深意,达到忘我境界。
在此次活动中,学员们展示了两种高级点茶法,即“抱月棚”和“比翼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小笠原流中的最高级别技法——“杭州棚”。据翟明磊,一位拥有6年茶道学习经历并取得茶道教授资格的专家介绍,这个技术难度极高,即使是他花费6年时间也未能完全掌握。其命名源于日本传统家居中的花盘架,其精致的纹饰和形似西湖三潭印月的优雅设计,使它得名“杭州棚”,并流传至今。
实际上,日本茶道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杭州余杭的径山寺,公元1192年,日本圣一国师圆尔辨圆在中国学习佛法,并习得种茶、制茶技艺。回国后,他将径山茶宴的文化带回日本,使之在日本广为传播。
在日本,茶道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成为女性教育的重要部分。一个日本新娘要具备“三道”技能——茶道、花道和香道,才算合格。这次聚会中的20多位小笠原流会员,大多是家庭主妇,她们不仅在茶道上造诣深厚,有的甚至获得了茶道教授资格,并接受过专业的教学培训,能够开设自己的茶道教室,教授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