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影视剧和民间传说中,点穴被描绘为一门神秘的武术技能,可以让人“定身”,甚至致人死亡。实际上,点穴是基于人体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产生一定反应的技术。在技击中,使用拳、指、肘、膝等部位对人体的某些薄弱和敏感部位进行击打,使其产生麻木、酸软或难以忍受的疼痛,削弱对方的反抗能力,达到制服对手的目的。
首先,穴位在医学上指的是人体上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通常是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也称为穴道。穴位的实质是什么呢?有人从穴位的电学特性出发,发现皮肤上存在导电量特别高的“良导点”,它们的位置与穴位的位置相吻合。但后来发现,全身穴位总面积不过体表的万分之四,而电阻部位却更多。另有人用最弱电流刺激肌肉,发现能使肌肉产生最大收缩效果的地方称为运动点,经对照发现,运动点与穴位的分布几乎一致。但运动点的机制尚不完全了解。还有人研究了穴位与神经的关系,发现几乎所有的穴位都与神经相关联,某一穴位与某一脏器的神经往往同属于一个脊髓节段。
点穴在武术中理论上是通过手法或器械对这些神经交叉点施加不同力度的击打,导致神经发出各种反应,影响人的各种功能,使其产生麻木、酸软或疼痛等感觉。一般所说的点穴术即为少林点穴法,它是少林功夫的精华,是一种常用的技击术。在实战中,击打对方穴位可以使其产生麻木、酸软或疼痛等感觉,从而达到击倒对手的目的。然而,实际上,点穴并不能让人体全身僵硬,麻木酸痛的感觉也不能使人失去活动能力,更不可能致人死亡。中医所说的“死穴”是指神经末梢或神经干支密集的地方,如果这些神经受到严重损伤,确实可能导致死亡,但神经非常坚韧,隐藏在人体厚厚的组织下,很难被外力破坏,更不可能用手指“点”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