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共二十二题):
通情、明故、达理;二、虚位、定名;三、孔子对六经分别做了哪些工作?四、七经;五、道术、方术;六、四科十哲;七、四配十二哲;八、《四书》;九、道统;十、濂洛关闽;十一、宋五子;十二、阴阳;十三、五行;十四、几希;十五、才出于气;十六、肖;十七、践形;十八、心者气之精爽;十九、良知良能;二十、四端;二十一、天命之谓性;二十二、求放心。
分析题(共八题):
一、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孟子》总章一一〇)
二、哀公问曰:“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总章一二一)
三、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总章一九一)
四、圣人与我同类者……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孟子》总章一四七)
五、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子《观书有感》之一)
六、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子《春日》)
七、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荀子·非相》)
八、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总章二九)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仁、义、礼、智,性也;心,统性情者也。端,绪也。因其情之发,而性之本然可得而见,犹有物在中而绪见于外也。(朱子集注)
论述题(共七题):
一、为什么说“现代化即非不当,全盘现代化却既无必要,亦无可能”?
二、怎样理解“国学惟欲其旧”这样一种说法?
三、比较“行而后知有道”与“道行之而成”两下里的差别。并联系你对于“道路”之为物的观察理解,及对于“行路”这件事的体验,谈谈你对于“道”的认识。
四、针对庄子所谓“人固受其黮暗,吾谁使正之”(《齐物论》)的问题,扬子云曰:“万物纷错则悬诸天,众言淆乱则折诸圣。”(《法言·吾子》)请谈谈你对于这个“正之”或者人与人相知之问题的看法。
五、顾亭林《日知录·正始》曰:“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又曰:“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请据此谈谈你对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解。
六、《尚书·泰誓》曰:“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左传》成公十三年,刘康公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礼记·礼运》曰:“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请据此谈谈你对于人何以生而为人、人之为人有何根本资源、如何得以不负其所以为人者等问题的理解。
七、请谈谈你对于《中庸》章二〇所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的理解。
中华文化(哲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