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背方歌的确是个办法,这个传统由来已久,各种方歌书籍层出不穷,也的确适合一些人的背诵方式。可我不认为这样的方式是最佳选择,至少对我来说不是。
开门见山。在我看来最好的办法不是背什么方歌,也不是什么麻黄汤“干妈贵姓”这样的趣味记忆法。而是自己拆方剂。
我们直接先上个例子吧。
主肝郁脾虚血弱的逍遥散,这是个相当出名的方子,造福过无数的女性朋友。不管你是为了考研还是为了临床,都应该记得它的组成。我至今不记得方歌,但这不妨碍我记忆其组成,我是这么记忆的:肝郁~柴胡芍药薄荷;脾虚~茯苓白术生姜;血弱~当归;收尾调和~甘草。
我们一句一句来分析
首先,想要靠拆方子记忆,自己就要记得此方之所主。“肝郁脾虚血弱”都记不得,就没有后面的记忆部分了。方子会背,不知道用来干嘛,滑天下之大稽。
其次,要有一定的中药基础。肝郁用柴胡芍药,脾虚用茯苓白术,薄荷可疏肝,当归主血弱,这样的药对知识和中药功效是拆方的重要武器。
其三,可举一反三。逍遥散中肝郁之柴胡芍药,能联想到四逆散吗?逍遥散中脾虚之茯苓白术,能联想到诸君子汤吗?学会了逍遥散,能联想到以逍遥散化裁出来的开郁种玉汤吗?用拆方的办法背方剂,背的越多,越容易拆,越容易记。
其四,方便用于临床。若见肝郁化火有热,加牡丹皮栀子而成丹栀逍遥散;若见血虚明显,不忍见当归孤军奋战,再加生地熟地以助之而成黑逍遥散。又或者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加减而成其它方剂,亦是美事,开郁种玉汤就是如此。
这样的方法用多了,你会发现很多方子组建起来都是套路。看看人参败毒散和参苏饮,看看麻黄附子细辛汤和再造散,看看痛泻要方和正柴胡饮,看看诸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完带汤,看看八珍汤和内补黄芪汤……甚至你都能在少腹逐瘀汤里面看见当归芍药散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