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方言的调值在各个区域有着不同的特点,主要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五类。
首先,武陵区的发音特色为阴平55,阳平24,上声21,去声35,入声归去声。
鼎城区的方言调值与武陵区相近,阴平同样为55,阳平24,上声21,去声为33,入声也有归去声,但最后一个音节略有差异,为35(1)。
汉寿县的发音有其独特之处,阴平55,阳平213,上声21,去声33,入声则为24(2),同样呈现出归去声的特点。
临澧县与汉寿县相似,调值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分别为55、213、21、33和24,也是以归去声结束。
澧县的发音调值与临澧县一致,阴平和去声保持55和33,其余音节则为213、21和24(6)。
津市市的调值与澧县相近,阴平55,阳平213,上声21,去声33,入声同样是24(7)。
安乡县的方言调值中,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与前面几个地方类似,为55、213、21和33,但入声则为35(3),显示出其独特性。
石门县的调值有所不同,阴平55,阳平13,上声31,去声33,入声归去声,其中阳平和上声有显著的区别。
桃园县的发音则以55(1)的阴平起头,上声、去声和入声与之前相同,但阳平部分有所不同,为13,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扩展资料
常德话,俗称“德语”,是流传在今洞庭湖沅水、澧水流域常用的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