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抽样单位的数量对抽样误差有直接影响。当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抽样单位数量增加,抽样误差减小;相反,抽样单位数量减少,抽样误差增大。这是因为样本数量增多时,样本结构趋近于总体结构,抽样调查的结果更接近于全面调查。当样本大小达到总体规模时,即为全面调查,此时不再存在抽样误差。
2. 总体特征的变异程度也会影响抽样误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体特征的变异程度越小,抽样误差也越小;总体特征的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也越大。抽样误差与总体特征的变异程度成正比关系。这是因为总体变异小意味着各单位特征值差异小,从而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差异也可能较小。如果总体各单位特征值相等,变异度为零,样本指标等于总体指标,此时不存在抽样误差。
3. 抽样方法的选择对抽样误差有显著影响。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的误差大小不同,通常不重复抽样的误差较小。
4. 抽样组织方式的选择同样影响抽样误差。不同的抽样组织方式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样本代表性。通常,我们不常将抽样误差作为比较不同抽样组织方式的直接标准。
抽样误差是在随机抽样的前提下,不包括登记误差和系统性误差,由样本指标代表总体指标而产生的不可避免误差。由于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是确定的,而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成数是随机变量,抽样误差因此是一个随机变量。抽样误差的大小反映了样本的代表性高低,同时也表明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差异范围。抽样误差是统计推断固有的部分,虽然无法完全避免,但可以通过数学公式计算并确定其数量界限,通过抽样设计程序进行控制,因此抽样误差也可以视为一种可控制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