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递延所得税费用如何计算

admin

递延所得税费用是会计上对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之间时间性差异的处理。会计利润通常是指根据会计准则确认的利润总额,而应税所得则是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这两个数值的差异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下会被记录为递延税款。

递延税款主要有两种类型: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发生在会计利润大于应税所得的时期,表示未来需要缴纳更多的税款。而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则发生在会计利润小于应税所得的时期,表示未来可以减少应交税款。

递延税款的确认和处理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进行,而应付税款法则不予确认。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时间性差异通过“递延税款”科目进行核算。年末,若递延税款科目为贷方余额,则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税款贷项”;若为借方余额,则列入“递延税款借项”。递延税款借项表示企业因以前的时间性差异而获得的未来可抵减的所得税;递延税款贷项表示企业因以前的时间性差异而需在未来支付的所得税。

以固定资产折旧为例,假设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企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而税务处理采用年限平均法。若所得税税率在第一年为30%,第二年起下降为20%,则可以计算出第一年、第二年及后续年度的会计折旧额、账面价值、税务折旧额、计税基础以及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进而计算出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变动则通过会计分录进行调整,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递延所得税费用的计算需关注时间性差异的性质、未来所得税的预期以及适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正确处理递延所得税费用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