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在密封的小瓶中确实会凝固,这是因为血液凝固的机制并不依赖于容器的密封性。不论是内源性还是外源性的因素,如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都会导致血液凝结。通常情况下,未添加抗凝剂的血液在15-20分钟内就会出现凝固现象,此时上层会分离出一些液体,这部分是血清。
一旦血液凝固,便无法恢复为液体状态。为了防止血液凝固,可以预先加入抗凝剂,如3.2%的柠檬酸钠溶液或肝素等,这样血液在一周内都不会凝固。血液凝固的关键过程是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形成血凝块。随后,血小板会使凝块收缩并释放出淡黄色的血清,血清与血浆相比,缺少纤维蛋白原和部分参与凝血的血浆蛋白,但包含血小板释放的物质。
以上信息来源于百度百科的“血液凝固”条目。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