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考研时的早起难题,许多人常常陷入困境。然而,调整作息规律、建立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所在。许多人在夜晚复习时觉得效果不错,其实调整作息,建立规律,才是长久之计。
根据《2018国民睡眠生活消费大数据报告》的数据显示,近5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有睡眠问题,而90后人群在睡觉前玩手机的习惯平均达到80分钟。为了提高早起效率,睡前放下手机,避免熬夜,对身体和学习都有益处。熬夜虽非不可,但应控制在自身接受范围内,避免影响白天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对于考研的同学们而言,夜间高效学习,白天短暂休息调整,是合理安排作息的策略。即使白天效率较低,也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而对于其他同学,应反思时间的利用,将睡前时间用于自我提升,而非娱乐。
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改善身体和情绪状态。即使一开始感到困难,通过逐渐调整,逐渐适应,早起将不再是难题。温水煮青蛙法,即逐步增加早起的时间,使身体适应,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对于起床困难,不妨调整闹钟设置,将闹钟放置在离床最远的地方,调至最大声。醒来后,立即下床,喝杯温水,进行伸展运动,促进清醒。若仍觉难以起床,可以与朋友约定一起学习,避免放鸽子带来的心理压力。
给自己设定奖惩机制,比如连续早起一定天数后,给予自己奖励;反之,起晚一天则剥夺奖励。坚持自我约束,不磨蹭,快速完成起床后的各项动作,有助于养成早起的习惯。
早起虽难,却是考研期间必须培养的自律习惯。一日之计在于晨,也是超越对手的关键时刻。坚持早起,迎接晨光,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