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羽毛球运动起源于英国。
羽毛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一种叫做"ti jian zi"的游戏,但是现代羽毛球的规则和发展主要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在此期间,英国军队和印度的士兵们将这项游戏带回了英国。
据说1860年在英格兰,格拉斯哥郡的倍明顿庄园举行宴会上,由于下雨,客人们只能呆在室内,有几个从印度回来的退役军官就向大家介绍了一种隔网用拍子来回击打毽球的游戏,人们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后来人们就以倍明顿(Badminton)作为次项运动的名称。
1893年英国成立了羽毛球协会,1899年举行了第一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此后羽毛球运动就传到了世界各地。1934年,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成立。(International Badminton Federation)。创建国是加拿大、丹麦、英格兰、爱尔兰、荷兰、新西兰、苏格兰和威尔士。1992年奥运会羽毛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羽毛球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传入中国。最初在上海、广州、青岛等沿海城市的教会青年会和学校出现羽毛球活动。解放后羽毛球运动得到了蓬勃发展。
1956年在天津举行了第一次全国羽毛球比赛。1958年9月11日中国羽毛球协会在武汉成立。1981年,中国选手在美国第一届世界运动会的羽毛球比赛中夺得了男单、女单、男双和女双四项桂冠,从此拉开了中国队崛起的序幕。
羽毛球运动的规则
1、场地:羽毛球比赛通常在一个长方形的场地上进行,称为羽毛球场,场地被分为左右两个半场。每个半场都有一个发球区,用来进行发球。
2、球拍:运动员使用羽毛球专用的球拍,球拍上的弦紧绷且有着特殊的形状,以提供更好的控制和力量。
3、羽毛球:比赛使用的球称为羽毛球,它由一个球头和一根羽毛组成。球头通常由一个圆形橡胶塞和羽毛组成。
4、赛制:比赛可以是单打(一个对一个)或者双打(两个对两个)。每个队伍的目标是通过击球使得球在对方场地内落地,以获得得分。比赛通常是三局两胜制。
5、发球:比赛开始前,进行抛硬币决定发球方。发球者必须将球从发球区一侧击向对方的发球区,球必须从底线上方8英尺的高度发出。发球必须跨越场地中线,并且在接触地面前,不可触及对方场地。
6、触网: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不得触摸网,也不能在击球时使球触及网。如果违反这个规则,对方可以得分。
7、得分:比赛中,只有获得发球权的一方才能得分。如果对方犯规或者未能将球击回,得分方将得到一分,并获得下一轮发球权。
以上是羽毛球运动主要的规则概述,它们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比赛级别和国际规定而有所变化。具体的规则和细节可以参考国际羽毛球联合会(BWF)的规则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