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专业选择的原则择己所爱

admin

专业选择的原则择己所爱

大学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要综合考虑自己的成绩、全省排名情况、个人兴趣和家庭经济状况。要认真了解自己有意向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专业录取的特殊要求和限制(如外语和有关学科成绩的要求、男女比例的要求、身体状况等)、收费标准、投档比例和院校近几年(至少近三年)在本省的招生计划、录取最高分和最低分等情况,来确定自己该填报什么层次的院校。

  -择己所爱不要“望名生义”

  在填报志愿阶段,要根据自己的理想、性格、能力等实际情况和对院校所了解的情况进行合理匹配,择己所爱、择己所需、择己所利。一般而言,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强项专业。

  特别要避免在没事先调查的情况下,对一些学校和专业“望名生义”。近几年学校改名、专业改名的很多,“科技”、“信息”的时尚词汇频现,如一些地质勘探、石油煤炭专业院校先后更名为××科技或者××理工大学(如南方冶金学院改为江西理工大学,中国煤炭经济学院改为山东工商大学,丹东职业技术学院改为辽东大学,鞍山钢铁学院改为鞍山科技大学,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改为江苏科技大学等)。其他如一些院校在专业上将老专业“旧瓶装新酒”,改为考生热衷的专业名称(如锅炉专业改为热能开发与利用,机械维修专业改为工业自动化,档案学、图书管理专业改为信息管理专业等)。粗看院校、专业名字可能与你自己喜欢的相同,但培养方向很可能就不是你理想中的发展方向了。所以填报志愿前,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合理匹配。

   -择己所需不要盲目从众

  考生自己一定要有主见,不能盲目听信他人意见和经验,以及一些高校现场招生动员宣传:一则容易被误导;再则学校里、社会上谈得多的可能不一定能录取,同学结伴报考,很容易造成“扎堆”撞车。

  家长对孩子选择志愿加以正确引导,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忽视孩子的主体作用,任由长辈大包大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强迫孩子做出某种选择,难免出现偏颇。有的考生迫于家长或就业的考虑选择了他不喜欢或不擅长的专业,在整个大学阶段都不适应,有的甚至出现心理障碍,有的学了一段时间后退学。所以,建议家长在孩子填报志愿时,在给出中肯建议的同时,最好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主。

   -择己所利不乱挤热门

  在往年接受咨询时,经常被家长问到“今年什么专业热”“填什么专业最好”,实际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冷热的差异。盲目挤热门,对考生长远的发展不一定有利。如果今后想继续考研的考生,不妨选择就读科研型院校及专业,而希望直接就业的可以就读实用型的专业。选择适当更有利于个人今后的发展。以下是关于“热门”的几点看法:

  首先,热门专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专业的“热”与“冷”总是相对的,一段时期的“热”可能会带来另一段时期的“冷”,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