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尔特岛是德国第四大岛,也是德国位置最北边的岛屿,是大西洋东北部边缘北海之上的一座岛屿,行 政上归属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是德国16个州中最北面的一个州。这个州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是德国非城市州中第二小的(仅大于萨尔)。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北邻丹麦,南接德国的汉堡市、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下萨克森三州。历史上,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这个名字包括更大的区域,包括目前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和丹麦的南日德兰。
历史上,其归属几经易手,至少一部分确实曾经属于丹麦。中世纪初期,在今天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形成了四个群体居住:在艾德河以北的北部地区是北日耳曼人中的丹麦人和日德兰人的居住区,西北地区是弗里斯兰人的居住区,西南地区是西日耳曼人中的萨克森人的居住区,东部则是斯拉夫人的居住区。在811年的和约中艾德河被设立为法兰克帝国与丹麦之间的国界。随着12和13世纪内人口的不断增长,这个界线逐渐失去了其作用,但是一直到1864年它依然是石勒苏益格公国和荷尔斯泰因公国之间的国界,一直到1900年这条界线依然是一个法律界线。其以北的地区使用丹麦法律,以南使用德国法律。
1460年,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贵族选举来自奥尔登堡王朝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一世为其公爵。丹麦国王同时也是石勒苏益格公国和荷尔斯泰因公国的公爵,石勒苏益格受丹麦分封,属于丹麦,而荷尔斯泰因则受神圣罗马帝国分封,属于神圣罗马帝国。1866年爆发的普奥战 争结束后1867年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成为普鲁士的一个省。1871年随普鲁士进入德意志 帝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是俾斯麦的德国政策和德国统一过程中的一个中心问题。
丹麦国王保持了欧洲古代贵族分封遗产的习俗,不断地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分封给他的子孙们,在这些小公国中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戈托尔夫是最重要的一个。基尔大学就是由他们设立的。1773年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重新回归到丹麦国王直接统治。
。直到1920年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才从国际法的角度上完全解决。在同盟国的压力和监督下,北石勒苏益格进行公民投票,决定与丹麦合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被从东欧驱逐的德国人被迁居到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1946年8月23日,同盟国决定设立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以基尔为州府。1949年该州决定加入德 意 志联 邦共和国,同年选举州议会,1950年1月12日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正式成为西德的一个联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