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不代表眼界开阔,"勤奋的懒惰"和"恶毒又可怜的优越"并存。
保罗·福塞尔在《格调》中指出,底层人相信财富多少决定等级,中层则认为教育和职业同样重要,而接近上层的人更看重品味、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金钱、职业或受教育程度则不被考虑。中层可能对底层抱以歧视,底层人可能因不努力而受到责备。王思聪表示交友不看钱,这建立在他交友纯粹趣味之上。上层人不需考虑不奋斗的后果,而中层则担心阶层滑落,他们购买运动器具模仿上层,但上层的运动实为社交与拓展成就。
相当多奋斗者以耐劳为乐,认为比他人更努力便更优秀。这种观念暗含优越感与窃喜,暗示他人是垃圾,而自己是赢家。每句规劝实是对自我的赞扬,是对被剥削能力的炫耀,是奴隶道德的体现。人们在反复规劝他人上进的同时,暗示自己是打工者竞争游戏的优胜者。
爱玩不求上进的人最好选择明确目标并承担后果,次佳是痛苦地接受剥削门槛,既能装逼diss他人,又有点收入。最糟糕的是处于两者之间,既不知道是去玩还是去拼命,又自我攻击,不断向他人询问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