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连地堑地区山地的成因:火山喷发、地壳褶皱、地壳断层、外力侵蚀等。
一、火山喷发
由于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山被称为火山。这类山的特点是山顶上有一个洼地,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火山口。如果此山位于较高纬度,到了冬天,山上有降雪,远远望去,就像山上长出了白头发;近看,火山口里有积水,积水为湖,即为天池。
二、褶皱山
褶皱山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陆漂移,造成两块大陆相撞,岩石发生弯曲变形所致。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最外层是厚厚的岩石壳,就像蛋壳一样,但它并不是一块完整的“蛋壳”,而是由多个板块拼接而成的。
这些板块并不“老实”,它们互相挤压碰撞,有的板块被另一个板块“翘”起来,山地就形成了,例如喜马拉雅山;有的板块比较软,于是被另一个板块“挤皱了”,例如中国的昆仑山脉和天山山脉、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就是这样形成的,它们都属于褶皱山系。
三、断层山
岩石由于受到来自地球内力的顶托作用而断裂,上升的岩块像堡垒一样,因此叫地垒,它常常形成块状山地,如江西的庐山、山东的泰山、陕西的华山等;下陷的地区形成洼地,叫地堑,降水多的地区易形成湖泊。
如中国的鄱阳湖、俄罗斯的贝加尔湖,降水少的地方就会形成冲积平原,如陕西的渭河平原等。这类山地的特点是在平原上会出现一个块状山地,高耸入云。登山远望,一览众山小。
四、外力侵蚀山
岩石成因有三种:岩浆岩质地坚硬,如花岗岩,不易被侵蚀;变质岩质地细腻光滑,如大理岩,也不易被侵蚀;沉积岩是泥沙沉积后,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固结成岩而成,质地柔软,易被侵蚀。当这些岩石露出地表,在风的吹拂和雨水的冲刷下,松软的岩石会被流水和风侵蚀带走,坚硬的岩石便留下来形成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