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狂潮的起因是多方面的。外因方面,19世纪末列强由于垄断组织的激烈竞争,资本输出日益增大,对海外的殖民掠夺更加剧烈。内因方面,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和清政府奉行的投降政策,大大助长了列强争夺中国的野心。
这一时期,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的版画是由原来的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即从强占商品市场为主到抢占资本市场为主。
在瓜分狂潮中,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关税、铁路等,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在华办厂、掠夺资源,严重影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在华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是走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中国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895年甲午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前所未有极为巨大,之前的洋务运动建立了近代化陆军和海军,提高了中国的地位,但甲午战败使列强彻底认识到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争相在中国建立租借,抢占租借地,建立直接的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如德国抢占胶州湾划分山东为势力范围等。
终止在于列强镇压义和团运动强迫清政府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但强有力的打击了列强的侵略欲望,迫使列强两次增兵,更换统帅,使列强认识到单独一个国家没有能统治当时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从而采取扶植清政府为代理人的间接殖民统治,《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半殖民社会完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