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高级应用人才的培养。学院将目标定位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复合型、国际化软件人才,以满足软件产业的发展需求,并与国际接轨。
依托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中山大学软件学院通过多学科交叉,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支持,设立软件人才培训中心,与广州市政府紧密合作,为软件人才的培养制定计划,特别是针对中高级人才的培训。学院还借鉴医学院模式,创建了软件工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技能和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学院强调创新和研究型人才培养,开设实训必修课程,通过软件工程实训基地进行深度校企合作,如与IBM、Oracle等企业合作,提供实际项目开发经验。学生在这些项目中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还锻炼了创业能力,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第二课堂活动中,学院鼓励科技创新,建立实验室,组织各类比赛,如软件创新设计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山区信息化建设,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软件学院致力于为地方经济服务,与广州市政府合作,提供软件人才培训,并与国内外高校和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如与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等签订合作培养协议,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通过高端立交桥培养模式,学院与不同院系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整合优势资源,形成跨专业、跨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学院还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根据行业需求定制课程,确保毕业生具备行业特色技能。
软件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邀请知名人士讲座,拓宽学生视野,同时也严格把控教育质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总的来说,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凭借其独特的培养模式和丰富的实践资源,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高质量、能力强的软件人才,发展前景广阔。
扩展资料
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软件产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中山大学充分利用原有雄厚的IT人才实力优势,整合学科力量于2001年10月成立了软件学院。同年12月,中山大学软件学院被批准为教育部首批35所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