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哲 学系始建于1926年,是中国大学最早建立的哲学系之一,由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冯友兰等人创建,被视为20世纪前期“清华学派”的主干之一。本系任教的著名学者有金岳霖、冯友兰、张东荪、张申府、邓以蛰、沈有鼎、林宰平、贺麟、瞿世英、潘怀素、张岱年、任华、周辅成等人。1952 年院校调整以后,清华大学撤销了文科,哲学系教师并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在清华大学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的新的进程中,清华大学哲学系于2000年5月正式复建。
与校内原有哲学研究机构密切配合,哲学系在“十五”期间,承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逻辑学、宗教学、美学等专业的发展重任。自复建以来,与校内原有哲学研究机构密切配合,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哲学系全体同仁精诚团结、齐心合力、艰苦奋斗,截至2005年完成了从哲学本科到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哲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完备体系建设,而且在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3年开始正式招收哲学专业本科生;在2003年的全国学科评估中,伦理学专业排位第三;在2004年“985”二期国家重大创新基地的申报中,同中文、历史和外语系一起成功申报“中华文明与文化研究国家创新基地”重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