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觉一般说来都是有一定的事实基础的。比如晚上把一个过了衣服和帽子的衣架看成了一个穿着衣服带着帽子的人。在普通心理学里面,讲到视觉有一些基本规律,很多错觉都是和这些规律相关的。基本上说来,视觉本身没有判断能力,所有的错觉均来自于我们的大脑对视觉的解读。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我们的大脑会形成一些固定的解释视觉信息的习惯,比如近大远小用以判断距离,但有些时候,由于一些特别因素的影响,这些规律不适用了。但大脑仍然按照原来的习惯解释,于是就出现了错觉。比如有一个特别有名的实验,是在墙上有一个面具。不过与一般的面具不同的是,这个面具不是象人脸一样凸出来,而是凹进去的。就好像你从一个面具的反面(贴着脸的那一面)去看面具。当我们左右移动的时候,会感到这个面具似乎在转头看我们。之所以会有这个错觉,是因为一般情况下,我们看到的人脸都是突出的,也就是说对方的鼻子距离我们的眼睛是最近的。当我们移动的时候,对方鼻子的变形应该是最大的。但在凹陷的脸上,对方鼻子的变形反而最小。
我们的大脑已经习惯解释向前凸出的脸,但现在来了一个向里凹陷的脸。大脑还是按照原来的习惯来解释这张脸,结果解释不通。于是大脑只能将这种变化解释成这张脸在移动。我们就出现错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