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社会医学系起源于1986年的浙江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教研室,历经发展,于2000年转型为浙江大学社会医学与全科医学研究所。该研究所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是“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的重要基地。学科下设多个研究方向,包括公共管理与卫生政策、健康行为与健康促进、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等,致力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以及医学教育与管理的创新。
在卫生政策与卫生服务研究领域,本方向自80年代末创立以来,取得显著成果,如获国家级一等奖,并成为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研究涵盖公共卫生政策、人群健康和卫生服务等多个方面,承担多项国内外重要基金课题,如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医院竞争力研究等。研究成果对政策制定和政府部门决策具有深远影响,如“SF-36健康量表汉化研究”和“乡镇卫生院合作经营制改革研究”均获得省级奖项,并被广泛采纳。
医学教育与管理方面,浙江大学医学院有丰富的历史和成就,培养出大批医学人才,且在全科医学教育方面走在前列,如设立全科医学配套实践课程。学术领军人物巴德年教授等在高等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社会健康行为与健康促进领域,研究团队关注健康行为理论的本土化,并与国际知名机构合作,进行危险行为研究和社会行为干预。在心理健康与行为研究方面,杨廷忠教授等专家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力,主编多部教材,其中《医学心理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目前,社会医学系拥有18名教学科研人员,包括9名教授和7名副教授,是浙江省内唯一拥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其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