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名词解释九卿会审

admin

九卿会审,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司法制度,由九个大臣一同会审皇帝交付的案件,也是一种慎刑制度的表现。

九卿会审源于明代的九卿圆审。在明代,遇到特别重大案件,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其他五个部的尚书以及通政使司的通政使共同审理,最后由皇帝审核批准的制度,称为九卿会审。这一制度是对隋唐以降“三司推事”的发展,加强了皇帝对重大案件的最终裁决权。

到了清代,九卿会审进一步发展为九卿会奏制度,即九卿公同核议奏闻,由皇帝最后定夺。这种重要的司法制度形式上是三法司与吏、户、礼、兵、工五部尚书及通政使司的通政使,集录供词;其他郎中、员外郎、主事皆可陪列,共同审理活动。但判决仍须奏请皇帝批准。九卿会审的实行,是皇帝加强集权控制,削弱满官大臣权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与明代的九卿会审制度相比较,清朝的九卿会审削弱了大臣在司法上的权力,使该制度单纯成为皇帝加强集权政治的一种表现方式。

总的来说,九卿会审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皇帝对司法权的掌控,同时也是对重大案件审理的一种慎重态度。这一制度在明清两代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和发展,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司法公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