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旨在探讨中国的未来走向。首要议题是变法与否。守旧派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坚持“宁可亡国,不可变法”。而维新派则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在发展变化,变法是天下之公理,是挽救中国危亡的必要途径。他们主张革除积弊,以图存自强。
第二个议题是兴民权、设议院与实行君主立宪。守旧派与洋务派认为民权之说是弊端百出,会引发动乱。维新派则运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君民共举,民可废君的理论,为政治制度变革提供了理论根据。他们主张通过兴绅权,为正在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士绅争取政治地位,实现君主立宪制度。
第三个议题是废八股、改科举与兴西学。守旧派反对西学,认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是“奇技淫巧”。而维新派则认为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必须废除,以办学堂、兴西学来拯救中国。面对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口号,维新派反驳称,体用不可分,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两者不可混淆。
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涉及领域广泛,不仅开拓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更解放了长期受束缚的思想。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为戊戌变法运动的展开铺平了道路。这场论战标志着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开端,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