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盒研究院出品
浙江大学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杜江峰任浙江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
杜江峰院士是国内量子精密测量的领军人物,与郭光灿、潘建伟并称为中国量子信息领域的“GDP”。他于12月27日离开了他在中国科大求学与任教30多年的时光,来到了浙江大学,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
杜江峰在量子物理及其应用的实验研究中表现出色,尤其在量子物理实验技术和先进仪器装备研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自1998年起,他在量子计算领域开始了深入研究,尽管初期面临资源不足的挑战,但他仍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2002年,杜江峰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量子博弈的实验研究,并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这是中国量子计算实验研究首次在该杂志上发表。2003年,他成功观测到任意量子态的几何相,为高精度、低噪声、自容错的量子计算机研究指明了方向。2009年,杜江峰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固态体系实验实现了最优动力学解耦,这一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标志着他在量子技术领域的杰出贡献。
凭借这些成就,杜江峰在学术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不仅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还致力于自主研制仪器,推动了中国在量子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
杜江峰的研究覆盖了量子物理应用于精密测量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个领域,他的工作在化学、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他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体现了他在科学领域的卓越贡献,也展示了中国在量子科技领域的实力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