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伍达观的对社会的贡献

admin

伍达观先生热爱自己的母亲,也像母亲一样,热爱自己的家乡;他把对母亲、对家乡的热爱和感激之情,一起化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无私奉献。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在家乡腾冲出资创办“伍谢瑞芝基金”民间慈善机构。

“伍谢瑞芝基金”收到伍达观捐资40万元人民币,先后奖励了全县高、中考的育英奖、精英奖,为腾冲一中、五中、民族中学、县图书馆捐赠图书,奖励农民作家段培东,设立见义勇为基金、教育扶贫基金,捐助遭受火灾的群众重建家园,帮助失学儿童重反校园,为孤寡老人捐赠寒衣,发放过年钱等公益事业。随后捐资100万元人民币在腾冲县第一中学设立“伍达观母子教育基金”奖励优秀教师学生,同时捐赠当年的奖金人民币5万元。又捐赠20万元美金,建设腾一中“伍达观图书馆”,现已基本完工,可称得上全省中学中最好的图书馆。又与爱国爱乡的张之龙先生各捐资60万元港币,共120万元港币在腾冲县第一职业中学建设“伍谢瑞芝、张董训道母子综合楼”。这项工程刚完工,紧接着又同张之龙先生各捐资65万港币共130万元港币建设一职校“伍谢瑞芝、张董训道母子图书馆”。工程正在建设之中。伍达观先生还和张之龙先生各捐资20万元港币,共计40万元港币,为腾冲县腾越镇洞山中心小学建设教学楼。据不完全统计,伍达观先生先后为腾冲县教育、福利事业捐资500余万元人民币。

伍达观先生每天要看8份报纸,4份中文报纸,4份英文报纸。他以睿智者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在报纸上发现商机,也从报纸上吸取不断创造,永远进取的营养。他时常把在报纸上读到的好文章剪下来给员工们学习,提高员工们的素质与能力。周末,大家都在度假休息,可伍达观先生仍在勤奋地工作,认真思考。他对一周发生的事反复推敲,把报纸上得来的大量信息进行深入精细的研究,作为科学的决策。星期一一上班,他就提出本周的工作原则、运作方案和行动路线。伍达观先生总是以超人的智慧,在许多人尚未理出头绪、想清问题时,就以出人意料的高招取得成功。技高一筹的才能,出于他夜以继日的勤学苦思;出手不凡的决策,来自他日积月累的深谋远虑。在他成功的后面,是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工作。

伍达观先生的父亲伍集成是云南富商。伍达观自小就生活在锦衣纨绔,饮甘餍肥的优裕环境中。作为云南腾冲县人,母亲时常用家乡流传数百年的民谣:“好个腾越州,十山九无头,财主无三代,清官不到头”来告诫他。所谓“十山九无头”是指腾冲境内百座新生代火山大都没有峰顶。“财主无三代”,是指富人第三代就家道式微了,究其原因,富家的孩子一般是花花公子,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挥霍浪费,以穷困潦倒而告终。母亲希望他不能靠父母过一辈子,要独立自主地创造自己的生活。遵循母亲的教诲,青年的伍达观告别父母,告别云蒸霞蔚、温馨可人的富贵家庭,孤身负笈,远涉重洋,到美国求学。在美国他不仅学到科学技术,更学到美国人的独立自强,勇于创新的精神。他没有完全依靠父母的金钱,而是依靠自己的奋斗,靠奖学金和勤工俭学完成学业。 成家立业后,伍达观先生对自己的三个孩子从不溺爱,教育孩子自幼抓起,要他们自立、自尊、自信、自强。伍达观先生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孩子的祖父伍集成为自己的孙女准备了优裕的养育环境,可是伍达观夫妇把孩子带到美国,靠自己微薄的工资艰难抚育孩子。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知艰识苦,勤劳奋斗,自力更生。三个孩子都象父亲一样依靠自己的才智,靠奖学金与勤工俭学完成学业,自立于社会。他的儿子伍用中在大学求学时,主动把自己得到的奖学金让给更困难的同学,主要靠个人奋斗以优秀的成绩完成学业。伍达观先生时常提起一件往事,他的大女儿读大学时在商店看中一件漂亮的羊毛衫,可无力购买。女儿没有买到羊毛衫,可女儿锤炼了艰苦奋斗的顽强意志,使她在崎岖坎坷的人生旅途中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终于取得成功。贫困忧患玉汝于成,贫困不完全是坏事,不肯勤劳奋斗,不思奋勇进取,不愿吃苦耐劳,才是人生的大患。

伍达观先生的父亲伍集成在晚年多次要给自己的孙子2亿港币,伍达观先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清醒地知道,孩子需要的不是金钱,而是自力更生的精神,艰苦奋斗的毅力,奋发向上的勇气,开拓创造的胆识,独立自强的品格。2亿港币不是一个小数,但一个花花公子守业无方,创造无法,任意挥霍,很快就会坐吃山空,沦为贫民。相反,一个有志气,能奋进,能吃苦,善创造的青年,也许不会成为亿万富翁,但一定能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做出新贡献,同时为自己创造新生活。享受自己创造新生活的乐趣,是依靠遗产度日的人所体会不到的。伍达观先生并非要打破“财主无三代”的传说,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民众的真正的人,是否富有倒在其次。 伍达观先生以巨资资助祖国的教育事业,他本人和家人都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他经历过艰难曲折,他之所以富有,仅仅是因为生活消费大大低于收入,日积月累攒集了财富。生活的教训使他信守传统美德:勤奋工作,不事张扬。他认为,当今社会,要靠勤劳和智慧才能摆脱贫困。靠巧取豪夺或残酷剥削致富已没有多少市场了 9选他在美国勤工俭学的经历,使他懂得匮乏、贫穷和不幸,因此他崇尚勤俭。他常说:勤俭不仅是美德,更是生活的必需品。勤奋节俭不是外加的规范,而是每个有作为的人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