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刚进去大学的时候,发现与高中相差很大的就是大学有很多的社团。记得在当到大学的第二天就开始军训了,去军训操场的路两边就摆着各种各样的摊位,跟家里的集市一样,很热闹,唯一不同的就是在家里的集市用钱买的是商品,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在这里十块钱只买了一个承诺和登记资料的名额。
记得那个时候我报的社团有“爱艺手工坊”做手工艺品的协会,因为从小对这些东西就比较感兴趣,但一直没有机会学习,而且他们协会也说会教我们刻纸、编织等一些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小东西,所以就不由自主的报名了。
还有一个“成功协会”,当时看着这个名字我都不想报名了,可是回到宿舍的时候发现他们都在讨论这个协会,说以后会有各方面的素质拓展活动,比如演讲比赛,礼仪培训等,我第二天就去他们那了解情况了,确实跟我室友们说的差不多,所以也就报名了。
还报名了“青年志愿者协会”,这个是所有人都要报名的,其他的还有好多,比如“计算机协会”“轮滑协会”“冰火舞蹈团”“合唱乐团”等等,但是我本身就不是太喜欢热闹的,有比较懒,所以就没有报太多的协会。
可是就这三个,其中就有一个超级奇葩的,就是那个“成功协会”,记得第一个开会的时候,人不是很多,大概有七十多名那个样子,他让我们十个人坐成一个圈,先让我们互相认识一下,毕竟刚开始的时候彼此都不熟悉,可是面对一群陌生人真心不知道说些什么,我和宿舍的几位就偷偷地在下面聊天,他们看效果不是太好就让我们一个接一个去讲台上自我介绍,一轮下来差不多用去了半个小时,然后会长给我们讲了一下下一步要选取新的会长和各部的部长,就从我们这些新人当中选,然后就让我们各自回去了。
其实这些和其他协会还是差不多的,虽然挺无聊的。最奇葩的还是在后面,选过新会长之后很长时间都没有什么动静,有时候开会也是让大家发表一下意见,看看要组织一个什么活动,最后也是无疾而终,大概是一个月后吧,终于举办了第一个活动“相亲大会”,看到这个通知我就郁闷了,这是一个什么情况,难道是让我们组织吗?
可是这样的活动在学校谁会去参加呀,果不其然,当天就我们协会的人去了,还不到三十个人,新会长还说,大学的协会就是找对象用的,这和我们报名的初衷完全不一样,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去过,室友还有去的,可是后来的活动也是让人无语至极,比如“会长带着去网吧玩游戏”这些,两个名字也没有了,没两次我室友也不去了,我们大二的时候协会招新已经看不到“成功协会的摊位了”,我感觉我们参加协会时每人报名的十块钱也被会长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