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采访提问技巧有哪些

admin

一、采访前的准备

采访前,记者需要对问题做好充分准备。有了好的提问,才能引出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提问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是态度,第二是问题本身。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保持公正客观,不应带有个人判断、偏见和猜测。如果记者先入为主,就难以理清事实,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只听到自己想听到的,最终报道也会失之偏颇。此外,采访对象通常对记者的态度很敏感,记者越是强硬,就越难赢得采访对象的信任和坦诚。

在保持正确采访态度的基础上,准备问题时,可以先列出所有想要问的问题,然后根据以下标准筛选问题是否值得问:(1)这个问题是否能回答我还不知道的事情或核实我不确定的信息?(2)这个问题是否与我的采访目的和报道主题有关?(3)这个问题是否是采访对象有资格回答的?(4)这个问题是否是受众想要知道和应该知道的?

此外,要避免问以下类型的问题:不问浪费时间的、无意义的问题;不问可以轻易获取答案的问题;不问有成见、偏见的问题;不问问题中就含有答案或暗示答案的问题;不问显示采访对象愚蠢、失误的问题;不问太复杂、无关信息太多的问题。删除无用、无意义的问题后,将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如果采访时间长,可以先准备几个“预热”问题,即简单、容易的问题,让采访对象进入状态,然后再从最重要的问题问起。如果采访时间短,则需要你直接切入主题,越是重要的问题就越早提出。另外,那些采访对象需要克服很大心理障碍才会回答的问题应该留到最后问,这包括会令采访对象难堪的问题和敏感话题等。这样做的好处是,采访进行到这里,采访对象通常会对记者产生足够的信任,前面的采访也做好了一定的铺垫。

在一些采访中,如人物特写采访,常常需要从一个话题转换到另一个话题。例如,你采访某个歌手,谈了他的音乐生涯后,你想去采访他的爱情生活。这样的话题过渡越自然越好。如果采访对象在谈话中为你提供了“桥梁”,应尽量抓住这样的机会过渡。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则需要你自己搭建桥梁过渡。

二、提问问题的类型

1. 按照信息分类的问题类型

依照获取信息的目的,问题可以分为:获取基本信息的问题、获取深度信息的问题、获取背景信息的问题、获取有关新闻意义评判信息的问题和获取个人信息的问题。这五方面的信息也是新闻采访写作中记者需要的信息类型。

基本信息问题针对的是事件本身,通过这类问题,记者要搞清楚有关事件的基本事实,如: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谁卷入了?谁参与了?在哪里发生的?什么时间发生的?等等。

深度信息问题更深入一步,通过这类问题,记者探究事件的本质和发展,如:为什么会发生这个事件?谁应对此事负责?目前处理的情况如何?下一步的措施是什么?等等。

背景信息问题是探索事件发生的大环境,也就是尝试把一个单独的事件放在一个大背景下观察,这类问题常可以帮助记者挖掘新闻价值,如:过去有无类似事件发生?事件之间是否具有可比性?有无预防措施、政策?这些预防措施实施效果如何?等等。

意义信息问题与背景信息问题正好相反,它是考察事件对未来可能的影响,如:这个事件意味着什么?将会对什么(事、人等)产生影响?影响是什么样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