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是否是最拥堵的城市?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看一些数据:2017年,济南市交警支队发布的数据显示,济南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00万辆。这一数字达到了济南汽车保有量的极限,预示着未来济南可能面临“瘫痪式拥堵”。按济南706.69万人口计算,平均每3人拥有一辆汽车。如果以一辆家庭汽车5米的标准计算,200万辆汽车首尾相接,总长度将达到1万公里,足以环绕济南绕城高速92圈。
与此数据相对应的是,据最新网上流传的一份“堵城榜”,济南在高峰期的平均车速仅为19.78公里/小时,在全国最堵的25座城市中排名第1。尽管全天拥堵延时指数略低于哈尔滨,排名全国第二,但在2016年下半年,济南曾超过北京,成为全国“首堵”城市。近年来,济南一直稳居全国“堵城榜”前三甲。论人口总量,济南在全国排名第50左右;论汽车保有量,济南在全国排名第20多,山东省内也落后于青岛、潍坊、临沂。然而,截至去年,济南的路网总长度仅为约1880公里,路网密度约4.83公里/平方公里,远低于国内其他城市。此外,济南的人均道路面积占有量不足国内其他城市的50%,这是济南成为“堵城”的直接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济南成为全国最拥堵城市还有其他原因:城市建设发展不协调,东西长、南北窄,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导致东西方向的交通路网狭长,市中心、东部城区的交通拥堵情况严重。过去,旅游路基本不堵车,但如今已成为继经十路后的又一停车场。此外,道路交通资源配置不科学,南北向交通干线短缺,高架路、绕城高速等多处存在“断头路”。济南的高架路上下桥口分布不合理,导致车流集中在几处主要路口。
停车位缺口巨大,路面停车现象严重,进一步加剧了道路拥堵。据统计,济南市区的停车位缺口达58.7万个。与此同时,小区停车位价格不断上涨,很多单位大院实施门禁,外来车辆无法进入院内停车位、地下停车场,导致周边道路车辆拥堵,而部分单位和停车场却空置率较高。对此,济南交警表示,将实行“限制使用,不限制拥有”的汽车政策,逐步提高汽车使用成本,提高停车收费标准。
济南汽车使用频率较高,工作日平均使用频率为2.9次/日,高于北京、香港,甚至高于东京。为此,济南呼吁市民采取“135”出行方式: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内乘坐公交车。尽管有人呼吁实行单双号限行,但这不符合我国城市交通政策导向。专家认为,济南拥堵的主要原因还包括公共交通路网设计、承载能力有待提高,城市慢行交通体系尚未建立,交通理念需要从“机动车优先”向“慢行优先”转变。
相信经过综合治理,济南最终会摘掉“堵城”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