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民普遍认同学校的学费政策。尽管外界有声音认为学费过高,有“贵族学校”的嫌疑,但学校一直在努力降低学费,确保每年15000元的学费符合扬州市物价标准。然而,社会上也存在反对意见,主要集中在学费高昂可能排除了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校内学生间的攀比现象可能导致实质素质的下降。有人甚至认为,扬中树人成为优质教育资源的象征,象征着贵族子弟的享受。对此,校方和官方进行了澄清,指出扬中树人的学费标准在扬州普通家庭的可承受范围之内。然而,关于学费的讨论,引发了一段关于学校管理与教育公平的争议。在2009年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的校庆上,观众席垃圾成堆、演出草坪上的垃圾等现象被拍下并引发网络讨论。有人质疑学校是否已经偏离了其最初的建学宗旨——“幼儿淑女兼收”,转而只招收富贵权势子弟。此外,历届初中录取考试的神秘性也让学生和家长们感到困惑和不满。
学费争议、学校管理问题以及教育公平性讨论的焦点,都指向了扬中树人学校在社会中的定位以及其教育理念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学费标准与教育质量的讨论,反映了公众对教育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关注,以及对于教育公平与平等机会的期待。学费是否合理、录取考试是否公正透明,以及学校如何在追求学术卓越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和教育公平,成为了扬中树人学校需要面对和解答的重要问题。这一系列问题不仅影响着学校的声誉与社会形象,也关系到教育领域内的公共政策与社会共识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