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电灯、汽车和飞机的发明,是中考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近代科技与文化的重要考点,其中涉及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革命以电为核心,促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力的普及取代了蒸汽机,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电灯、汽车、飞机等创新产品应运而生,其中电灯是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的杰作,他一生中拥有超过20XX项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汽车的发明归功于德国人卡尔·本茨,1885年他制造了第一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美国的亨利·福特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装配工艺,大幅提升了汽车产量并降低了成本。飞机的创举则属于美国莱特兄弟,他们在1903年成功试飞了飞机。汽车和飞机的广泛使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活动范围,还加强了全球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
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与问题并存。电的发明和使用成为人类技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促进了其他工业部门如钢铁行业的发展,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同时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工业革命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如工业污染加剧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城市贫富分化严重,犯罪活动频繁。
另外,本单元还强调了牛顿和达尔文的重要成就。牛顿,英国近代科学集大成者,其成就涉及天文学、数学和力学。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即牛顿力学。达尔文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出版于1859年,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根本上颠覆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为生物学奠定了科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