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孟子梁惠王篇原文及翻译!急!!!!

admin

孟子梁惠王篇原文及翻译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不诚使四旁之民归附,惟恐国之不安矣。盍亦先寡人之志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其有疾寡人不能安焉者也,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一人敌百人不足以当王政;而王之诸臣校视土地之数而不善藏其人民之不足者亦皆在是也。”

翻译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主意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只讲利呢?只要讲仁义就够了。大王说:‘怎样使我国得利呢?’大夫说:‘怎样使我家得利呢?’普通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得利呢?’这样,君臣上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里自取其君命于百姓家中的大夫很多;在拥有上千辆兵车的小国里自取其君命于百姓家中的大夫更多。他们这些大夫都是以为他们的利益在前而以道义为后的结果。从来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他的亲人的道理。如果大王不诚心诚意的去施行仁政去安抚百姓的话,人民怎么肯依附您呢?而是会让邻国的人民去争取归顺依附您的地步都难以办到而且只能徒有其名反而还要担忧您的国家因此而而不安定了呢。所以要归服依附百姓的想法比起顾及那些只能徒有其名的大王的意愿要重要得多啊!”梁惠王说:“我对我的国家已经算是尽心了呀!但还是有怨恨我的人民不能安定生活的人,邻国的百姓并没有减少而我的百姓却并没有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那么就用打仗来作比喻吧:一个人与一百人交战即使一人能抵挡一百人也不能算是善于用兵打仗的;而贵国的那些大臣们只懂得去计较国土的面积却没有发现老百姓还没有归附其实这也是在同样的情况之中的道理。”

以上是《孟子梁惠王篇》的部分原文及翻译内容。从这段原文可以看出孟子对于国家治理的见解独到之处。他强调了君主要追求的是道义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利益最大化,一个国家的治理不能以个人的私利为主旋律而是应以老百姓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他也指出了君主和大臣们不能只关注国土的面积而忽略了民众的归附问题,这也是一个国家能否真正强大和稳定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