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硝酸铜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Cu(NO3)2→Cu2+(aq)+2NO3-(aq)
拓展资料:
硝酸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NO3)2,为蓝色结晶性粉末,主要用作分析试剂及氧化剂,也可用作搪瓷着色剂等。
硝酸铜Cu(NO3)2,易吸潮,极易溶于水和乙醇,水溶液呈酸性。有强氧化性,与炭末、硫黄或其他可燃性物质加热、打击和摩擦时,会发生燃烧爆炸。
能溶于浓氨水会生成二硝酸四氨铜配合物[Cu(NH3)4·(NO3)2],对此配合物进行加热会发生爆炸;在114.5℃下分解生成难溶的碱式盐Cu(NO3)2·2Cu(OH)2,继续加热反应会转变成氧化铜。
硝酸铜晶体常见的有三水合物Cu(NO3)2·3H2O和六水合物Cu(NO3)2·6H2O两种。三水合物是温度高于26.4℃时由水溶液结晶而成,为深蓝色棱柱状结晶,相对分子量为241.60,比重为2.32(25℃),熔点114.5℃,易潮解,易溶于水及乙醇;
而六水合物则是低于26℃时由水溶液结晶而成,为浅蓝色斜方晶系结晶,相对分子量为295.64,比重为2.074,熔点26.4℃,易潮解,易溶于水。
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称为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溶解于水时电离成离子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所带电荷数一般可根据它们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来判断,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离子团不能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