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技巧这东西是建立在足够熟练基础上的附加品,首先你要对课本知识点非常熟练,其次就是站在命题人角度考虑问题,这样才能踩到得分点,再加上字写好看点,分数自然不会低。
答题模式是固定的:1、2、3、4、5、.....依次罗列知识点+材料事例(或联系自身实际)。只是问法不同,答案书写也略有不同。问看法、态度、观点的,其实是命题人在考察考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所以首先要明确的表明自己观点,看法,“我认为....是正确的/错误的”都要有明确的表达,然后就是上面写的那个固定答题模式就可以了;问启示的是考察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要把材料读懂,然后根据材料事例联想知识点,答案书写直接就是上面那个固定答题模式啊(能不能准确踩到得分点就看你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了);问分析现象原因体现了什么,就是要你找问题的原因,然后说明原因体现的知识点,所以答案上面勒个固定答题模式,只不过把“材料事例(或联系自身实际)”这部分换成了问题原因的与知识点之间联系的论述而已。
答题这些东西,都有内在逻辑很灵活的,不会是所有题都一个答法,所以我说只有你注重审题,了解命题人意图,才能准确踩点,写出最好答案。(或者你可以把你不会答的大题类型搜集起来,对照标准答案看,一看他们之间的答案区别,了解不同的题答题模式;二看每道题答案书写方式,弄清楚每道题先答什么,再答什么,思考为什么这种题答案是按这个顺序书写的,搞清楚这个问题,你就理解了审题答题的内在逻辑,这个才是最本质的东西)